.:.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NYT|解读印度大选:莫迪再次连任,但不再不可战胜
本頁主題: NYT|解读印度大选:莫迪再次连任,但不再不可战胜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细雪纷飞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676
威望:395 點
金錢:1408 USD
貢獻:7001 點
註冊:2024-03-31

NYT|解读印度大选:莫迪再次连任,但不再不可战胜

 
担任印度总理的第一个十年里,纳伦德拉·莫迪面临了不少出人意料的事件,但没有一个能与周二早上的情况相比,他赢得了第二次连任,但失去了本党在议会的多数席位。
随着这次失利,莫迪自2014年上任以来不可战胜的气势似乎也首次出现消退。
令这一结果格外出人意料的是,在经过全国近七周的紧张投票后,最终计票前几天,出口民调公布的结果显示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将像之前两次一样,以压倒性优势获胜。
结果印度人民党只赢得了239个席位,远远低于组建政府所需的272个席位。由印度国民大会党领导的反对派联盟获得了235个席位。
人民党联盟赢得了52个席位,莫迪仍将保持领先地位。但他的吸引力已经减弱,他的领导力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莫迪不可战胜的气势被戳破了。
2014年上台时,莫迪承诺经济发展、结束腐败,并推动印度教成为印度身份的核心。通过这一切,他将自己展现为一位独特而强大的领导者,能够调动追随者为国家工作。
 
这与上一届政府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莫迪首次当选之前,印度经历了25年的联盟统治。国大党、人民党和较小的第三党派的总理轮流通过委员会管理印度。莫迪打破了这一传统,领导了一个由人民党主导的新一党制。
作为领导人,莫迪对分享权力几乎没有兴趣。2016年,当他宣布印度大部分纸币作废时,甚至连财政部长事先都不知道这一决定。当他决定对印度唯一的穆斯林占多数的邦查谟和克什米尔实施戒严时,他向议会提交了这项计划,称其为既成事实,没有寻求批准。
但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成为印度人民党新联盟合作伙伴的两个最大政党由N·钱德拉巴布·奈杜和尼蒂什·库玛尔领导,他们是资深议员,以作为技术官僚温和派而闻名。两人都可能要求在议会中获得更大的权力。事实上,如果出现另一个既非印度人民党、也非国大党领导的联盟,两人都被视为可能的总理候选人。
一夜之间,印度的政治版图改头换面。
周二,首批显示议会席位增减的全国选举地图公布,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惊人的新模式。
地图显示,莫迪的政党在讲印地语的北部各邦失去了大片选区,而这些邦被认为是印度人民党的据点。
与此同时,印度人民党在过去曾抵制莫迪的地区取得了进展。他在北部的北方邦失去了数十个席位,但在东部的奥里萨邦和南部的特伦甘纳邦获得了大量席位。
目前,印度唯一一个看起来由一个政党统一起来的地区是“部落地带”,它横跨中部各邦。印度人民党针对该地带相对贫困社区精心制定了印度教优先的政治和福利政策。

 
印度华尔街跌宕起伏
印度孟买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对早期的民意调查作出了热切的反应。周一,他们疯狂买入,推高了所谓莫迪股票的价格,这些股票与总理的支出重点有关,或被认为将受益于总理的财政政策。
实际投票结果出来后,股价一泻千里。阿达尼集团的旗舰股票在一天的交易中损失了约19%的价值。蓝筹股指数下跌了约6%,几乎抹平了今年前五个月的涨幅。
莫迪仍然受到印度商界大亨的欢迎,但投资者需要弄清楚哪些公司将从新政府中获益。
投资银行杰富瑞的股票策略全球主管克里斯·伍德去年警告,如果莫迪落选,他“预计印度股市将出现25%的回调,甚至更多”。从历史上看,印度公司在联合政府执政期间的表现同样出色。因此,伍德说,即使莫迪不再掌权,基于印度经济的整体实力,他预计股市也会“大幅反弹”。
联盟政治又回来了,将会有一场抢椅子游戏。
议会的新时代必将以几轮政治报复开始。未能为他们的上司赢得席位的政治人士将被扫地出门。小党派可能会要求获得内阁职位,这将意味着替换人民党的成员。
 
政策需要修订。印度是否会向出口制造业倾斜,以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是否会保护害怕外国竞争的本地产业?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米兰·瓦伊什纳夫警告称,印度不可能完全回到莫迪之前的联盟政治。他的新合作伙伴可能也会提出一些专断的要求,和莫迪在新德里发号施令的风格一样。
瓦伊什纳夫说,他现在需要的那种作为联盟伙伴的邦领导人应该“和国家政府一样专制”。例如,他们可以要求联邦警察机构逮捕反对者,莫迪就是这样做的。
印度大选是民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选举,六亿多选民分六个阶段投票。这一次,没有人抱怨电子投票机,也没有人担心印度在莫迪的领导下会变成一个独裁国家。
周二晚上,莫迪在人民党总部发表了一场艰难的讲话,称这次选举是“民主的庆典”。

赞(39)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06 02:1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29 17:44